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记者 牛谷月)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宣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有力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三部门负责人的表态密集传递重要信号。多位受访专家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三大部委的政策组合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稳预期”的战略思路,中国政策“工具箱”仍有丰富的储备,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短期看,政策将提振市场信心、修复估值;中长期则通过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跃升。
关键词一:稳定
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对稳定楼市和股市提出了明确要求。5月7日的这场新闻发布会,继续向资本市场密集传递“稳”的信号。
今年以来,证监会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及系列政策文件落地见效,市场运行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面对美政府关税政策的冲击,证监会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从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等方面打出了一揽子稳市“组合拳”。“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风雨同舟浪自平’,在广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经历了初期实际上也就一天的大幅波动后,持续反弹、回稳向好,展现出较为强劲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吴清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对资本市场而言,稳信心、稳预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尤其在国际环境纷繁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的市场能够稳得住,这就相当于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全球市场中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人民币资产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具有稳定价值功能的避险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也同步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宣布,将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一是将两项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合并使用;二是在互换便利方面,将参与机构范围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扩大到40家的备选机构池,质押品范围纳入了港股、限售股等;三是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降到10%。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也表示,将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稳股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李云泽介绍,前期已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上个月也已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
“在一季度经济数据符合预期的情况下,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更多的是出于前瞻性的考虑。”赵锡军表示,“面对国际环境变化,这一波政策工具给市场、给投资者吃上‘定心丸’。”
关键词二:活跃
在市场运行上体现“稳”,在激发市场活力、强化市场功能上体现“进”。
吴清在发布会上强调,要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重要着力点。吴清透露,近期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择机会发布,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李云泽也在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此外,还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还将通过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这是稳市场的一个重要进步。”赵锡军表示,利用现有的政策和工具的力量,一方面能够强化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让市场在这一波新的政策支持下,实现资本市场本身功能的拓展,有重点地提升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质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此次三大部委推出的政策,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提升资本市场的包容性、适应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体政策上,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可以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有望吸引更多高成长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相关监管指引,简化并购审批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可以推动并购重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还能加速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发行注册流程、完善增信支持,发展科技创新债券,能够为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优化公募基金收费模式和考核机制,能够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让公募基金从“重规模”步入“重回报”服务投资者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制度包容性的提升和投资者保护的强化,意味着更多优质企业上市和更大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市场稳健和市场活力的双核驱动发展。”田利辉说。此外,他也提醒,要关注政策落地执行情况,要防范并购的“带病重组”或内幕交易问题;要控制市场适应性风险,公募基金浮动管理费机制可以引发行业洗牌,部分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生存压力。
关键词三:开放
美滥施关税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吴清强调,尽管当前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宏观政策适时调整,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稳步推出一系列对外开放的务实举措。一是持续扩大机构开放;二是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三是不断深化市场开放;四是加强双多边跨境监管合作,维护企业在境外市场正当利益,并创造条件支持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
田利辉称,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出的“四大举措”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正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通过开放吸引外资、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机构开放有望吸引国际资管巨头深度参与中国市场,带来成熟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经验。丰富产品供给可以引入长期资金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同时丰富外资资产配置选择。深化市场开放需要优化境外上市备案机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强监管合作,可以通过双多边合作维护中概股企业境外权益,支持优质中概股在国内市场上市,稳定外资对中国市场的预期。
“国际市场激烈动荡的时候,我们提出来要坚持推进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点在当下是难能可贵的。”赵锡军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通过‘内部稳定’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的努力,为境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和对冲风险的投资场所,同时也通过稳定的市场提供了投资增值的机遇。”田利辉也认为,外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上升和北向资金净流入提升,反映外资对中国长期经济前景的信心。
田利辉同时提醒,高水平开放要求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但需平衡“市场化”与“防风险”。田利辉建议,加快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外资信任度。
对于未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用三个“靠谱”和三个“有”来表述:“我们有靠谱的经济发展,靠谱的宏观政策,靠谱的制度保障,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市场大环境下,为我们的经济和市场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前行的路上会有风有雨,不管是轻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不管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的稳定健康发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