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90后首富诞生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8:16:00    

“上市就像结婚领证,意味着以后要承担更多义务了。”两个月前,影石创新深圳总部,刘靖康(JK)向投资界一众媒体聊起上市心情,彼时他刚从上交所科创板敲钟回来。

没想到,此后影石创新一路上涨——最近多个交易日里股价收获“20cm”,市值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200亿元。截至今日收盘价达到300元/股,以发行价47.27元/股来计算,上市2个月来已经暴涨约530%。

终于,这位科创板首位敲钟90后——刘靖康,成为千亿市值公司掌门人。《新财富杂志》显示,他跻身中国90后群体首富。

短短十年,从走出校园的学生到掌舵千亿市值,这是以往不敢想象的一幕。然而行至当下,身处中国科技时代,这样的故事正在涌现。

科创板首位90后创始人,坐拥1200亿市值

一个千亿新股诞生。

8月18日,影石创新开盘后股价大幅走高,市值冲破1000亿。稍早几天里,影石官宣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 A1”,并开启全球公测,随后两个交易日里股价收获两次“20cm”涨停。

这一幕足够震撼:以发行价47.27元/股来计算,自上市后的两个月里,影石创新股价已暴涨超过530%。

身后创业故事早已为人津津乐道——刘靖康1991年出生,老家广东梅州,成长于中山,自小就是技术迷。2010年,刘靖康考入南京大学,攻读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并不“安分”——大二时通过记者电话采访周鸿祎时的10S按键声,准确地找到了他的号码,轰动一时。

期间,刘靖康曾在学校组建团队做了一款名为“名校直播”的视频产品。2015年,从南大毕业一年的刘靖康带领原来的创业伙伴创立新公司,专注于VR及全景相机,影石创新的故事由此拉开帷幕。

思考一番,团队将公司从南京搬到供应链更完善的深圳。然而真正的创业比想象的困难多了——初期,影石创新整个团队每天几乎只睡3个小时,刘靖康甚至常常亲自去工厂拧螺丝,打磨设备。团队依然记得当时他常说的一句话:

“做不出来公司就要倒闭。”

那是一段煎熬时期。直到2016年7月,影石创新终于推出消费级全景相机Nano,迅速席卷大众消费市场。这款颠覆性产品不但可以直接插到苹果手机进行拍摄,还可以无需后期一键分享至社交网络。

后续的专业级VR相机Pro系列也获得不错市场的反响,2018年影石创新继续拓展产品线,进入运动相机市场,推出ONE X全景防抖运动相机。此后,影石保持着半年到一年的上新节奏,产品迭代神速。

刘靖康很早就意识到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决定做智能硬件第一天起,影石就把目光放到全球,境外销售占比一度达80%。当泡泡玛特的Labubu引起全球粉丝狂热之时,影石Insta360 X5同样掀起全球抢购潮。

十年历程,不胜感慨。2025年6月11日,影石创新正式登陆A股,首日市值超过700亿。在IPO后,刘靖康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30%。犹记得那天,34岁的刘靖康站在敲钟舞台,“我们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录和分享生活。”

十年,缔造一场回报盛宴

这是创投圈近年罕见的超级回报案例。

正如这几天,迅雷财报透露一句:“得益于创始人邹胜龙于2016年对影石创新的成功投资,使得我们产生了税前7.2亿美元(超50亿人民币)的浮盈。”

那是2016年,影石创新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由迅雷领投,启明创投、IDG资本跟投。根据影石创新A股上市时的招股书,迅雷IPO后持有影石创新7.84%的股权,若按1200亿市值计算,迅雷所持股份对应的最新市值约94亿元。

要知道,迅雷的最新市值为5.48亿美元(约39亿人民币)——尚不足对影石创新所持股份对应市值的一半。

十年陪跑,身后投资人终于等到了收获季节。

其中,早期投资方IDG资本留给外界深刻印象。早在2013年,IDG资本团队就给刘靖康递出“橄榄枝”,直至2015年成为影石创新最早的外部投资人——当年3月影石创新的天使轮融资中,IDG资本以65.25万美元(约470万人民币)认购了公司20%的股份。

“见了一面就定了,内部基本没人反对。”IDG内部几位合伙人曾向投资界聊起这笔决策,无一例外都指向了评估的核心——“投人,相信年轻人”。

此后IDG资本在后续多轮中押注,成为影石创新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人,也是陪伴公司团队时间最长的投资人。根据招股书,IDG资本在影石创新上市后持股近12%,按照1200亿总市值来看,最新持股市值超144亿。

另一家早期投资方启明创投,同样回报丰厚。就在天使轮融资到账不过半年,IDG资本和启明创投联手投了刘靖康团队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随着时间的推移,递出橄榄枝的投资人开始越来越多,启明创投再次参与了C轮,在IPO后持股近8.4%,最新对应持股市值超过100亿人民币。

这是一场属于押注年轻人、投资于未来的胜利。不止于此,珠海科技集团、麦高富达、招商资本、基石资本、朗玛峰创投等在IPO前位列前10大股东,都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回报盛宴。

眼前每一个IPO都弥足珍贵。如今一级市场苦于退出难,这样一个坚守多年而收获回报的案例无疑令人感慨欣慰。

中国90后,开启科技造富时代

透过刘靖康,我们看到中国新一代创业者形象。正如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总结:

“他们成长在一个经济起飞、拥抱世界的年代,更有自信,更有全球观,更有创造力、叛逆精神和挑战精神。他们雄心勃勃,想要改变世界,怀抱宏大的梦想,要做出伟大的产品。”

IDG资本团队也发现一个现象:自ChatGPT问世后,那些真正突破性的创新往往来自年轻团队。“他们也许还缺乏行业经验,但正因不受传统思维束缚,反而能在AI等前沿领域快速建立技术优势。”

如此一幕,放眼今年尤为明显。

上个月,证监会网站披露《关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至此,这家明星机器人独角兽开始冲刺A股。

宇树的身后,也是一位90后。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的王兴兴,从小就擅长于搞各种小发明。在大学期间,19岁的王兴兴做出人生第一台机器人。而当年拿到第一笔投资时,他也才26岁。他所创立的宇树科技,至今集结了一支长长的投资人队伍。

无独有偶,智元机器人最近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此后上纬新材连续10个交易日走出涨停行情,成为今年首个10倍股。

众所周知,智元机器人身后站着另一位90后——坐拥270万粉丝的B站up主稚晖君彭志辉。他本硕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曾入选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直至2022年底,他官宣离开华为,去追求自己梦想和热爱的事业,投身机器人创业。

放眼望去,这样的面孔还有很多:月之暗面杨植麟、云鲸智能张峻彬、银河通用王鹤、面壁智能曾国洋、Meshy胡渊鸣……一位位看似学生面孔,却凭借着知识和技术,白手起家创立令人惊叹的公司。

如果说,中国上一波创业者擅长于跑业务做销售,那么眼前这一群年轻创始人则更专注于技术。他们无疑是幸运的,踩着技术爆发的风口成长迅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造富传奇只是序章,更长的路才刚刚开始。如何推动中国科技真正走向全球,从而在历史长河里留下印记,才是这一代人的真正使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作者:杨继云 王露,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