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顾一鸣杭州牡丹写生教学展现传统绘画当代生命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8:22:00    

潮新闻客户端 黄俊娴

4月12日至16日,青年艺术家顾一鸣以“牡丹为媒”,在杭州六和塔牡丹园和花港观鱼牡丹园展开了一场言传身教的传薪之旅。这场以“六和塔下绘国色,花港园中凝春韶”为教学主题的写生活动,通过牡丹这一传统题材,架起了连接自然造化与艺术传承的桥梁。牡丹在此次教学中扮演着多重媒介角色——既是自然美的载体,也是传统笔墨的范本,更是连接历史与当代的艺术纽带,生动诠释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真谛。

以自然为师:写生中的艺术升华

在六和塔牡丹园,顾一鸣以“观物取象·迁想妙得”为核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超越表象摹写,深入探究牡丹的形态神韵。首日课程中,他现场示范玉面桃花牡丹的白描勾线技法,精准解析花瓣的透视结构与笔墨表现,强调“以线立骨”的传统技法在现代写生中的运用。次日教学中,顾一鸣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花姿,指导学生运用点笔技法表现牡丹的丰腴华贵,使写生升华为艺术创作。转场至花港观鱼牡丹园后,教学进一步深化。顾一鸣于牡丹亭即兴创作《天香凝露图》,以没骨法结合写意笔触,展现晨露中牡丹的润泽生机。

课程后期,他重点讲解牡丹与湖石的组合写生,通过分析茎叶结构、叶脉走向、枝茎穿插与石体皴法等,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画面空间关系。其间,一株野生牡丹引起他的注意——孤茎挺秀,一花一蕾,红瓣灼灼,与园中名品迥异。顾一鸣老师当即提笔写生,以率性笔触捕捉其野逸之姿,完成《花港偶遇一春狂》,既示范了自然物象的随机取舍,亦展现写生中的诗意提炼。

顾一鸣 花港偶遇一春狂 45×33.5cm 2025

在为期五日的密集教学中,共完成白描示范2幅、没骨写意创作4件,指导学生完成作品60余件。

以教学为桥:传统美育的当代实践

此次写生游学是顾一鸣团队系统性艺术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杭州牡丹专题课前,学生们已先后在安徽黄山、杭州西湖、龙井村及泾县等地进行过户外写生训练。本次课程聚焦牡丹题材,采用“解剖式教学”破解传统花鸟画的程式化困境——从单朵花的微观结构到全景式构图,顾一鸣通过白描双钩到写意点染的渐进教学,深化学生对“师造化”精神的理解。

据统计,学生平均每日写生时长超6小时,经作品对比显示,学生们在造型准确度与笔墨表现力上获得显著提升。

顾一鸣表示:“写生不仅是技法的训练,更是心性的修炼。在六和塔的千年文脉与花港观鱼的湖光春色中,学生能真正体会中国画‘物我交融’的创作境界。”通过晚间作业批改环节的个性化指导,教学成果得以快速转化为学生的创作能力提升。

本次写生活动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教学成果。一以历史场景筑基:学员在六和塔等文化地标写生,深化对传统美学的体认;二用当代笔墨拓新:通过牡丹题材的没骨与写意实践,探索中国画的当代表达;三借闭环教学传道:“示范-反馈-升华”模式有效提升学员创作能力。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实路径。

据悉,学员作品将于2025年7月下旬举办“师造化——牡丹写生专题展”线上展览,在今年年底出版《顾一鸣课徒稿·牡丹卷》。这场以牡丹为媒的艺术实践,不仅留下了春日的丹青印记,更传承了中国画的艺术薪火。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