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跟着“大堂警官”看改革:140项公安政务服务派出所都能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09:37:00    

公安和平分局五大道派出所“大堂警官”孙文靖(左一)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 记者 孙震 摄

  “大堂经理”,我们都不陌生。无论是去银行还是在酒店,都会感受到他们洋溢在脸上的热情、百问不厌的耐心、周到细致的服务。但是,“大堂警官”您见过吗?

  “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公安和平分局五大道派出所大厅里,右臂上别着“大堂警官”红色袖标的女民警满脸微笑、主动上前,向接踵而来的办事群众打招呼。

  “大堂警官”是个什么“警种”?每天怎么会有这么多群众来派出所办事?这里还能办理驾驶证、出入境业务?

  ……

  派出所,怎么“变样”了?

  一连串的新鲜事,带来一连串的“问号”,吸引记者进一步探访——

  围着办事感受“变”

  孙文靖,五大道派出所的“大堂警官”,性格开朗的她,一说话就爱笑。

  早上八点半之前到达单位,参加完单位例会后,孙文靖对着镜子将右臂的“大堂警官”袖标别好,整理好警容,便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孙文靖一上岗就忙了起来。

  眼下,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陆续到期,叠加学生暑期,派出所迎来了身份证办理的“小高峰”。再加上派出所能“一窗通办”,一大早,这里就人来人往了。

  为破解群众办理不同公安业务需要“找多个警种、跑多个窗口”的难题,2023年3月,市公安局启动“一窗通办”改革,将交管、出入境、户政、治安共140项公安政务服务全部放到离群众最近的派出所,有的派出所在此基础上还将业务“扩容”,就是为了让群众“就近办”,从而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

  “您二位没带结婚证,没有关系。您拿手机登录‘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线上可以核验您的婚姻数据,只要核验到了,您就不用提交结婚证,线上提交办事业务,线下就可以给您办理,不用再回去取结婚证了。”孙文靖想方设法让群众“少跑一趟”。

  在办事大厅,孙文靖不仅要主动迎候,还要引导群众取号等待、就群众办理的事项答疑解惑、对群众办事所带的材料进行简要核查,与此同时,接听大厅咨询电话……

  孙文靖的脚下像踩着不停转的“风火轮”,脑子像翻开就合不上的“百科全书”。

  她的贴心服务也不少。

  “警官,您能帮我给孩子拍一张好看点儿的身份证照片吗?”为孩子办理人生中的第一张身份证,作为母亲的李梅生怕自己拍得不好,或是像9年前一样“反反复复”,所以想着来派出所找民警帮忙。

  李梅这样说是因为,为提升集中换证期间的服务效率,我市在全国率先实施身份证照片自助拍照,也就是说,身份证照片自己就能拍。

  “宝宝,阿姨帮你拍身份证照!看摄像头,来个微笑!一、二、三……”孙文靖帮孩子整理头发着装、调整站姿,直至拍下李梅母女满意的照片。

  此时,她还不忘提醒:“您选择线上拍照,后续只能采取证件邮寄到家的形式领取,会收取一定的邮寄费用。”

  李梅所说的“反反复复”是自己9年前办理落户的经历。“那时,要么证件没带齐,要么去错地方,一个落户的事需要跑好几趟。”李梅带着孩子向孙文靖表达感激,“变化太大了!现在办事真是越来越方便、高效,警官服务也贴心。回去,我得把派出所能办这么多业务告诉亲戚朋友。”

  一上午,这样的感谢场面就有四五次。身处窗口一线的孙文靖说:“群众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自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服务感受。”

  盯着把事办成“变”

  午饭时间到了。

  因为身份证办理中午“不打烊”,孙文靖让同事替了自己一会儿,快速吃了一口饭。趁着中午办事人不多,她拿起了电话记录本:“这些都是同事帮忙记下来的,是群众电话咨询的业务办理问题,下午要尽快回复。”

  孙文靖所在的五大道派出所业务较为繁忙,有两位“大堂警官”采用“AB角”制倒班工作,班组内还有4位辅警。

  “刚开始干时也怵头,一下子要把4个警种、140项业务的办事流程全部装进脑子里,并且每一项公安政务服务不容出错。”孙文靖说起自己从片警、户籍内勤到现在的“转型”时也带着笑,“既然当了‘大堂警官’,就得努力干好。不仅要背流程,市局、分局也安排了各种培训,还有相关警种‘保姆式’指导,我才有了现在的熟练。”

  接待群众,考验的不仅是业务能力,有时还要有面对种种不理解甚至是冷言冷语的耐心——

  孙文靖回忆,有一次,一位大爷带着孙辈来办理身份证。按照规定,未成年人需要在监护人的陪伴下办理身份证。大爷非常着急地说:“这不是折腾人吗?”

  孙文靖十分理解大爷的心情,耐心地向他解释,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请示。经过上级部门的快速会商,最后,让孩子的父母通过视频授权,给孩子办理了身份证。

  从“剑拔弩张”到心平气和,离开派出所时,大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孙文靖说:“我们的宗旨就是用热情、细致、专业的服务,为每一位前来办事的群众解决问题,把他们的问题当成自家问题,努力让他们带着满意与温暖离开。”

  孙文靖还曾经通过电话热线指导身在外地、刚刚生完小孩的母亲,一次都不用跑,给孩子在天津办理了户口。

  回溯工作中解决的难题,孙文靖眼神中带着成就感。

  傍晚六点,派出所大厅安静了下来。

  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大厅,孙文靖每天的微信步数接近1万步。工作不像刑警那么轰轰烈烈,而是每天做着琐碎重复的事。当被问及与自己的入警期待相比是否有落差时,孙文靖说:“虽然每天做着重复的事,但重复的事用心做,也会绽放新彩。”

  奔着再方便些“变”

  伴随“一窗通办”改革,天津创立了“大堂警官”工作制度。在全市302个户籍派出所中,因地制宜选择了人口密集、业务量大的208个派出所设置“大堂警官”岗位,全市有343位像孙文靖一样的公安民警走上了这个新岗位,专门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服务。

  “设置这个岗位的目的是用‘大堂警官’这‘一根针’穿起公安政务服务‘千条线’。”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总队窗口受理专班民警阎明说,“一窗通办”解决了群众办事不知去哪儿的问题。接下来,办事该带什么证件,这就需要有人现场答疑解惑。“大堂警官”就是这个人。

  “为了让‘大堂警官’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我们还特意到银行、酒店学习‘大堂经理’的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阎明说。

  改革带来的变化,不是限于一个岗位、一个警种,背后是多警种、多部门联动。

  如今,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证、首次申请普通护照、犬类准养证核发……都能在派出所办理。

  派出所业务量增加了,该如何保障服务质量?谁来评价改革成效?

  “实施‘一窗通办’改革以来,上级向我们所增派干警,推动警力下沉,保证‘大堂警官’带着4名辅警专心致志为群众服务。”五大道派出所所长方堃介绍,“新开发的技术成果让我们的服务工作事半功倍。”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政务服务专门机构的省级公安机关,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总队自今年2月成立后,就加快新一代“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建设。“我们在做另一篇文章,用‘新供给’为基层减负。目前,已实现289项公安政务服务‘网上办’,让办事群众少跑腿。”阎明介绍,“最近,我们还联手支付宝上线新功能,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现场感应取号,让办事再方便些。”

  以“大堂警官”为基础,三级窗口为阵地,“好差评”评价、局长信箱接诉即办为督促方式——市公安局政务服务总队正在深化完善窗口服务闭环管理模式。

  “比如,群众在‘好差评’评价系统中反映过,不知道身边派出所在哪儿、可以办理哪些业务。我们据此在微信小程序里推出‘天津公安窗口服务公众端’,增添查询附近派出所功能。以后,更多的‘小革新’将跟着群众需求走、伴着基层工作跑。”阎明说。

  记者手记

  “你轧我脚了!”“不服?咱俩‘派所儿’!”

  一提起派出所,天津人就会联想起相声《纠纷》(又名《派出所见闻》),印象中这里是调解纠纷、维护治安的地方。

  几天来,记者有了“新见闻”——派出所“变样”了!从业务结构上看,派出所每天办理的事项十之八九是公安政务服务;从现场体验上看,“大堂警官”迎着群众做工作,接地气,顺心气;从办事过程上看,推行“一窗通办”改革,办事流程和效率都在改进,像极了“警务便利店”。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今社会流动性强了,社会治理方式在变,群众办事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个性化,公安服务百姓工作就要主动变。这项改革关联千家万户,用好群众“好差评”尤为重要。“留言”也好,“吐槽”也罢,都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正如“大堂警官”所说,贴心服务其实是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认真回应。期待不断奔着问题去、盯着难点改,让接地气的改革举措越来越多,让家门口的“警务便利店”越来越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