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树枝叶繁茂,树下抚琴人轻拢慢捻,闻者恭听于侧,香炉里香气缭绕。
在茂名市电白区的广东(电白)沉香博物馆内,一座依据北宋宋徽宗《听琴图》制作的雕塑,展示宋代文人雅士品香论道的雅致场景,见证千年沉香文化的传承发展。
广东(电白)沉香博物馆入口处的焚香抚琴雕塑。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电白素有“中国沉香之乡”之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孕育出珍贵的沉香文化。电白沉香在唐朝已作为皇宫贡品,如今,电白沉香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走出国门,出口到沙特等中东地区。
电白并不满足于此,又推动沉香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手抓沉香种植、加工、出口的产业链,一手推动沉香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打造“世界香都·浪漫电白”的形象品牌,让古老的沉香产业有了新活力,成为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5月21日至22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茂名调研,行程中包括走进沙垌村,深入苗木场和商铺作坊,详细了解沉香选育种植技术和各类沉香工艺品制售情况,并与村“两委”干部亲切交流,希望大家团结带领村民把村里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围绕壮大沉香产业,推动种植、加工和文旅一体发展,办好特色产业,更好富民兴村。
5月22日,由茂名市委宣传部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主办的“行路茂名 畅享荔枝”茂名“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调研行走进电白区,实地探访电白区发展沉香产业的密码。
为何电白产沉香
广东(电白)沉香博物馆详细展示了中国沉香文化的发展:起源于秦汉,盛于唐宋。
沉香极为珍贵,古有“一两沉香一两金”的誉称,自古就是宫廷贵族的奢爱,又被誉为“植物钻石”。东汉杨孚所著《交州异物志》记载:“蜜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沉香。”
广东(电白)沉香博物馆展示的一段沉香木,沉香的形成需要时间和机缘。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魏晋时期,沉香从宫廷扩展到文人士大夫阶层,留下了很多用香、品香的诗文,推动了沉香产业的发展。宋代是沉香文化发展最为蓬盛的时期,品香成为上层人士的一种雅趣,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上,就绘有几间香铺。
5月22日,沉香博物馆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介绍,沉香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香之首,被誉为“香料之王”,世界顶级香水往往需要沉香作为定香剂进行调配;沉香还是“急救之王”,日本的救心丹也需用沉香作为原材料。
沉香之所以珍贵,不仅因其香气宜人,更因其形成过程艰难且稀有,需要时间也需要机缘。
沉香博物馆的展览显示,沉香产自橄榄科、樟树科、瑞香科等沉香类的树木,这类树木高大但质地很疏松,在热带雨林的自然环境下,遭遇雷击、病虫害或者人为伤害之后,树木会分泌树脂进行愈合。恰巧在这个愈合的阶段,又偶然受到一些特殊真菌的感染,与分泌出的树脂产生反应,开始了结香的奇妙过程,慢慢地形成了一种新的物质——沉香。
珍贵的野生沉香木,往往是一种“烂木头”的形态。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位于南海之滨的电白,因其雷电多、气候潮湿的独特气候,成为沉香树生长的理想之地。然而,野生沉香树数量稀少,为满足市场需求,电白香农不断创新结香方式和种植技术。目前,电白区种植沉香面积约14.3万亩,尤其是奇楠沉香人工种植业发展迅速,年育奇楠沉香木苗3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80%以上,为国内规模最大。
奇楠沉香以其结香特性短、经济价值高而受到青睐。传统白木香需30至50年才能结香,而奇楠沉香仅需3年结香、5年结油,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一处沙垌墟处处做沉香
在沉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电白不仅注重种植规模的扩大,更致力于沉香产品的多元化开发。目前,电白沉香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用、食用、日用品、美容用品等多个领域,其通窍、理气、宁神镇定、消炎止痛等功效备受认可。
澎湃新闻在调研中获悉,电白已成为中国沉香人工种植、生产、加工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县区,成为有基地、有加工、有标准、有鉴定、有研发、有品牌、有销售、有物流的“八有”全国沉香集散中心。全区沉香加工、销售企业(含合作社、个体户等)8000多家,有从业人员6万多人,约占全国70%。目前流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沉香产品的原材料中,70%以上是电白经营推出。
电白区观珠镇沙垌墟街道上,沉香门店一家连着一家,颇为壮观。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沙峒沉香中心位于电白区观珠镇,是沉香产业的一个重要窗口。电白区政府官网介绍,观珠镇是电白出产沉香的第一大镇,被广东省评为“沉香特色小镇”,观珠镇的沙垌墟更是世界沉香产品集散地,全墟80%人经营沉香产业,有商铺作坊近1000家,产业产值达10亿元,被誉为“中国沉香第一墟”。
沙垌墟沉香产业以“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为主,提供沉香加工的亲身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和采购商。这些店铺各有绝活,除加工手串、焚香等不同形式的产品外,还要综合考虑沉香的用途、香型、品味等因素,将数种香料按照“君、臣、佐、使”的方剂组成原则进行配伍。
5月22日,沙垌墟一家沉香商铺作坊内,一位女工正在加工沉香珠。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5月22日,澎湃新闻走在沙垌墟街道上,各类沉香门店随处可见,处处可见生产加工、直播带货、打包发货的场景。当地的年轻人还积极发扬沉香文化,研究出独特的沉香咖啡、沉香茶等饮品。
“世界香都·浪漫电白”
然而,沉香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沉香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公约限制贸易的野生植物,其原料出口一直受到严格限制。为了打破这一瓶颈,电白区香农积极走出国门,寻求国际合作机会。经过不懈努力,去年成功取得了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的沉香原料销售意向合同。
为确保沉香原料顺利出口,电白区自然资源局与广东省林业局先后实地勘查沉香种植基地,对沉香出产量进行评估,最终出具沉香人工种植原产地证明,并认定测算结果。
2024年9月,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核发电白区首宗土沉香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允许出口土沉香原料200公斤到沙特。出口流程打通以后,有需求的沉香种植户都可以按照相关流程快速完成出口申请。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电白沉香产业正式打开国际市场,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
电白区观珠镇沙垌沉香中心集沉香展示、销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澎湃新闻记者 王岱玉 图
但电白并不满足于此,又推动沉香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据南方日报报道,当下,电白正凭借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生态资源,在文旅赛道上强势突围,尤其在打造“世界香都·浪漫电白”的征程中,各景观景点精准发力,成绩斐然。
五一期间,电白推出的4条精品旅游路线中,沉香文化之旅串联国际沉香汇、观珠沉香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景点,成为热门之选。
电白区文广旅体局统计数据显示,不包括“中国第一滩”在内,五一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43.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738.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11%和39.25%。
据电白区相关部门介绍,近年来,电白区的沉香经济将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效融合发展,形成日化用品、工艺品、燃香、茶叶、香精、饮片、中成药等七大类共100多种沉香产品链,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沉香产业年产值51.2亿元,正加速向未来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澎湃新闻记者 谈婧媛
2025-03-26 03:49:21
2025-03-26 10:46:29
2025-03-25 22:48:29
2025-03-26 10:49:44
2025-03-25 17:47:16
2025-03-26 10:52:35
2025-03-26 10:55:51
2025-03-25 21:58:35
2025-03-25 18:37:39
2025-03-26 0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