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明辨保鲜膜:选对、用对,安全常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4:24:00    

保鲜膜作为家庭与餐饮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保存助手,如同食品的一道“透明屏障”,通过物理隔绝空气、防止水分流失、避免交叉污染,从而有效延缓食物变质。然而,其材质多样、性能各异,若选购不当或使用失范,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埋下健康隐患。

因此,掌握科学选购与使用规范,对于每一位消费者而言都至关重要。


明辨材质

目前市售主流保鲜膜主要分为三类: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氯乙烯(PVC)


聚乙烯(PE):这是最常用的保鲜膜材料之一,其安全性高,不含塑化剂,适用于日常冷藏保鲜水果、蔬菜、剩饭剩菜等。部分PE保鲜膜耐热性可达约110℃,若产品外包装明确标注“可微波加热”及耐受温度与时间,可短时用于微波加热。

聚氯乙烯(PVC):多用于商用包装瓜果蔬菜,因其含塑化剂,不适用于高温及接触热食或含油食物,该成分若遇高温或油脂易迁移到接触物中,影响食品安全健康,需谨慎选择。

聚偏二氯乙烯(PVDC):这种材料的保鲜膜阻隔性能较好,保鲜效果更佳,可以耐受140℃~180℃的高温,适合包裹油脂含量较高或需严格保鲜的熟食、奶酪等,也适用于微波加热,但建议不要放进高温烤箱加热。


选购要点

注意查看产品名称、材质类型(明确标注PE、PVDC或PVC等)、生产许可证编号及生产许可证标志、生产者/经销者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注意事项及关键警示信息等内容。执行标准应符合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产品标准为GB/T 10457—2021 (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质量通则)或企业标准。

优先选择无色透明、表面平整无杂质、无印花图案的产品,减少着色剂迁移风险。警惕任何刺鼻异味,这可能提示添加剂超标或使用了劣质原料。


“浴帽式”的保鲜膜安全吗?

先说结论,购买“浴帽式”的保鲜膜时留意商品外包装的执行标准,只要符合国家标准GB 4806.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就可以放心使用。一定注意,避免使用非食品级浴帽替代品接触食物。

相比传统保鲜膜,“浴帽式”保鲜膜使用时更为方便,但是“浴帽式”保鲜膜并不能做到严丝合缝地包裹,弹性封口也无法彻底封闭气体的进出口。保鲜效果相对逊色,不适合对阻氧要求极高的食物长期保存。

在微波加热食物时,建议把“浴帽式”保鲜膜摘掉。制造弹力带的材料是像尼龙、氨纶之类的纤维,它们自身的耐热性还可以,但是它们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助剂。正常情况下,“浴帽式”保鲜膜的弹力带被一层聚乙烯包裹,不会直接与食物接触。但在加热过程中,若聚乙烯破损,弹力带则会暴露在外,助剂就有可能会迁移到食物中,对健康造成威胁。


食品安全无小事。科学选购与规范使用保鲜膜,严格遵循保鲜膜外包装标注的温度范围,不可重复使用,用后即弃,注意保鲜时长建议小于12小时,勿作长期使用。


(梁婧文 综合整理)

来源:质量监督处、新华网、新疆消保委、江苏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