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百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劳动创造幸福·新业态暖故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3 07:42:00    

本报记者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刘昆

8月17日,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镇的货车司机吕鸿彬早早起床,赶去帮邻居家迎亲。时间很赶,他仍不忘清点车内储物箱里的止血带、葡萄糖口服液、消炎药等急救物品是否齐全。“保不齐路上会遇到需要救助的。”他说,“我是一名司机,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

这位个子不高、体格硬朗的“90后”小伙,前不久在运货路上救下4名重伤者。

7月4日上午,烈日炎炎,吕鸿彬载着一车塑料卡扣,前往河南省濮阳市一家塑料加工企业送货。行驶至商登高速登封市卢店镇宗家门段时,他突然发现前方停有一辆严重变形的商务车。凭借多年救人经验,吕鸿彬判断车内会有受伤人员,当即打双闪靠边停车,一边报警一边救人。

“当时气温很高,空气中又弥漫着很重的汽油味,事故车随时可能爆炸,但当时我脑子里只想着救人。”回忆当时,吕鸿彬说,为避免引发二次碰撞,他先在受损车后150米外设置警示标识,随后投入救援。

由于剧烈撞击后的伤者不宜随意移动,经验丰富的吕鸿彬先找来止血带、卫生棉等急救物品给车内伤者止血,之后协助3名有行动能力的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直至交警、消防员和医护人员赶至现场将伤者妥善处置后,他才默默离开。

回到货车上,吕鸿彬才发现掌心和手腕都有血迹,原来是救援时被玻璃划伤了。

吕鸿彬在高速救人的事,最初连他身边的人都不知道。直到25天后,登封市见义勇为协会会长弋群立专程驱车300余公里赶赴武安市,为他颁发“登封市见义勇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证书时,这段故事才在当地传开。

“吕鸿彬的义举,不仅是个人的英勇行为,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诠释。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他人遇到危难时,应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在颁奖仪式上,弋群立这样评价道。

这份跨越省界的褒奖,只是吕鸿彬所获诸多荣誉中的一项。从2016年夏季参加武安抗洪抢险以来,他先后救助遇困、受伤等人员50余位,为此荣获河北省见义勇为模范、邯郸市见义勇为模范、武安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称号。

在大家口中,吕鸿彬也从一名普通货车司机,变为“好人”司机小吕,“有困难找小吕”在乡亲间口口相传。随着口碑传开,找他运货的客户络绎不绝,生意愈发红火。特别是近两年,他的送货路线不断延伸,见义勇为的足迹也随之遍布全国。

“我平时生活简单,除了跑车拉货,就爱在手机上学点急救知识。”吕鸿彬笑着说,像海姆立克急救法、快速止血法、心肺复苏等技能他都精通,以备不时之需。

在助人路上,吕鸿彬也遇到过险情,今年1月10日,他在重庆运货时,从手机上看到“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地震,灾区急需发电机”的消息。他立即联系求助单位,火速“接单”送货38台发电机的任务。

1月11日凌晨3时装完货,6时10分天还未亮就启程赶往灾区。短短3天路程,却险象环生——在四川成都郊外爆胎,多亏交警及时相助;行至西藏昌都山区又遇路面结冰,险些连人带车滑入山谷。返程时,由于原路线受地震影响被封锁,他不得不翻越唐古拉山、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途中货车因柴油冻结无法行驶,同时他出现较为严重的高原反应,被迫休整1天。经过多方努力,他于15日终于联系上一辆拖车,顺利抵达青海格尔木修车。直到20日,他才顺利返回武安,整个返程路线长达3600多公里。

谈起那段惊险行程,吕鸿彬至今心有余悸,却并不后悔:“当时天寒地冻,发电机既能帮受灾群众取暖和照明,还能带动制氧机运转,为受伤人员输送救命的氧气。一想到这些,就觉得无论遇到什么危险,都值!”

“平民英雄”“新时代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刻在骨子里的善良和赤诚”……如今,吕鸿彬的事迹在当地持续引发热烈反响,网友纷纷为他的善举点赞。

武安市见义勇为工作协会理事长郑长江介绍,当地已制作“武安吕鸿彬,好样的!”专题宣传片,大力弘扬其先进事迹。

记者从武安市文明办获悉,在吕鸿彬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下,武安市组建17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14万人。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束光到满天星——我希望‘见义勇为’能成为咱青年人的鲜明标识。”吕鸿彬说。

来源:工人日报